职业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?家长们会不会真正心甘情愿把孩子送进职业院校?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职业教育式微,又会呈现怎样一种局面?一连串的问题源于近日国务院印发的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。“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,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,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”,这样的职教定位,预示着我国将迎来大力培育技术型、技能型人才的时代。也可以理解为,年轻人走职业院校的成才之路,不仅前景美好,更是光荣的事情。
孙绍波/画
有统计,去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4.7%。除了游山玩水,购物更是国人境外游的一项重要内容。国外的东西真的比国内的好?说白了,许多国人主要是欣赏洋货的做工精致和以人为本。这其中就必然包含了技术型、技能型人才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。现在,从上海到全国,都十分重视对商家的保护。
购物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小部分。着眼于中国要迎头赶上世界制造强国这个大目标,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“工匠精神”为核心的职业精神。只有当“工匠精神”融入生产、设计、经营的每一个环节,实现由重“量”到重“质”的突围,中国制造才能立足世界。在此,职业院校无疑担负着培育职业精神尤其是“工匠精神”的重任。
由国务院发布的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在培养和造就技术型、技能型人才方面亮点颇多。《方案》从七个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,要求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教育,经过5至10年左右时间,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,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、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,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,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人才资源支撑。
其一,鼓励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。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,各大国有企业大多办有自己的技工学校,成为企业技术型工人的摇篮。此后,在经历了技工学校的几乎“全军覆没”后,现在国家又提出,到2022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较大提升,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,打造一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,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作用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。发挥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,意味着入学等于入职。“前厂后校”模式,更意味着产教的高度融合和技术型人才的“企业定制”。
其二,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。以往,家长普遍不愿把孩子送进职业院校的一个重要原因,就在于文凭的含金量。现在,《方案》提出,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,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。从2019年开始,在职业院校、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“学历证书+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”制度试点工作。在打通了中职、专科、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后,也就架起了年轻人多样化选择、多路径成才的“立交桥”。很可能出现的局面是,高中毕业生与其“死磕”所谓的研究型大学,毕业了还要为就业烦恼,还不如直接进入职业型本科来得实惠,不仅工作出路有保障,而且还可能因为一技之长而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。
其三,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。在我国,职业教育的现实地位较低。在人们意识里,“初中-高中-大学”才是标准的成才路径。职业院校似乎成了学习成绩不理想者的“集聚地”。职业教育在我国是被作为一个教育层次来看待的,它低于普通教育。而在国外,职业教育是一个类型,它与普通教育是平等、平级发展且互相流通的。如果不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,即使投入很大力量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也可能会导致学生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,无法实现整个高等学校办学的转型。
据统计,目前全国共有职业院校约1.23万所,年招生数超过900万人,共开设了近千个专业和近10万个专业点。那么,下一个职业院校新生里,会有你家孩子的灿烂笑容吗?
来源:新民晚报
下一篇:无